
第一次喝清酒就上手:日本吟釀、大吟釀、純米酒的基本分類
Sep 15. 2025
對許多剛接觸的人來說,或許有點陌生。你可能已經習慣在朋友聚會裡點一杯紅酒,或者在旅行時小酌一杯調酒,但當服務生端來一瓶寫著「大吟釀」的清酒時,心裡難免浮現疑問:「這和葡萄酒一樣有分等級嗎?」
如果你熱愛旅行、喜歡嘗試新風味,特別是對日本文化有一份好奇與浪漫,那麼清酒絕對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新世界。它就像葡萄酒一樣,蘊含著土地、工藝與時間的痕跡;也像調酒一樣,能隨心所欲搭配心情與場合。
作為日本傳統的國酒,清酒不僅是一種飲品,更承載著文化、工藝與藝術。從日常餐桌上的佐餐酒,到高級宴會中的大吟釀,清酒的層次之豐富,足以媲美葡萄酒的世界。
清酒的起源:從神社祭典到你的旅行餐桌
在日本,清酒不只是一杯酒,它是一種文化。清酒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,起源於日本稻米農耕文化。最早的清酒為「口嚼酒」,透過人咀嚼米粒並讓唾液中的酵素進行糖化。隨著釀造技術的演進,至平安時代,宮廷已普遍飲用清酒,並逐漸發展為宗教儀式和慶典中的重要一環。清酒出現在神社的祭典中,象徵神聖與祝福。如今,清酒不僅在日本國內盛行,更受到全球愛酒人士的喜愛,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。
熱愛旅遊的你,下一次去日本,不妨注意一下:在溫泉旅館的晚餐、居酒屋的小酌時光,甚至百貨公司 B1 的試飲區,清酒無處不在,等待著被你發現。
清酒的基本分類:認識最常見的幾種類型
想快速認識清酒的分類,其實只要看酒標就行。如果標籤上有「純米」兩字,那就是屬於純米酒類,完全以米、水、米麴釀造,不添加酒精,風味更自然純粹。若酒標上沒有「純米」,那多半是本釀造酒類,在釀造過程中會加入少量酒精,讓香氣更突出、口感更清爽。
過去的日本酒本來是沒有加入釀造酒精的,是戰後因為稻米缺乏,才出現加入其他添加物的酒,但是現在整體清酒的釀造趨勢都是以純米酒為主,大家越來越不喜歡額外添加的酒精了。
純米酒
只使用米、水、酵母與米麴,不添加酒精。日常友善,價格親民,適合在居酒屋隨興點上一杯,也適合製作成Sake Highball(清酒Highball)或清酒調酒。純米酒以「米」的本質為核心,最能展現米香與釀造本色。酒體多半厚實、樸實自然,也適合溫熱飲用;與有醬汁的燒烤、壽喜燒、煮物很搭,更能中和中式紅燒的濃郁。如果你偏愛自然派紅酒與米麴的純淨氣質,從純米酒開始準沒錯。
純米吟釀清酒
「吟釀是感覺更加高級的純米酒嗎?」其實每個人的喜好不同,我們不會去評定優劣,決定哪一種最棒。純米吟釀表示是以研磨過的精米吟釀釀製。吟釀清酒就像一款優雅的白葡萄酒,搭配西餐毫不違和。將酒米研磨至精米步合 60%以下,釀造過程低溫發酵,常散發出梨子、白桃等果香。酒體輕盈,無論旅行小酌或閨蜜聚會都很合拍。
純米大吟釀清酒
可比擬香檳的精緻派。將酒米磨掉一半以上,屬於清酒中的精品。酒體清澈、風味精緻,常散發出蘋果、白葡萄與花香,喝起來有柔和的白米甘甜。香氣與口感的層次豐富,常作為高級場合飲用,也是送禮或慶祝場合的首選。
特別純米酒
在純米酒的世界中,除了以上三種以外,還有不拘泥於吟釀釀造,或者以釀酒廠獨自的製造方法釀造,具有個性的「特別純米酒」。清酒中若你看到標示「特別純米酒」,通常可能會是因為3種情況:1. 精米步合比一般的純米酒多;2. 以一些特別的原材料釀造的;3. 以一些特別的釀造方法做出來的。通常是釀酒師想打造一個介於純米酒與純米吟釀酒之間的產品,一般也會在酒標上標示特別之處,看看酒標也是喝清酒獨有的樂趣呢!
為什麼清酒要強調精米步合
說到這裡,你可能會問:「為什麼清酒要一直強調精米步合?」「精米步合又是什麼意思?」
簡單來說,精米步合就是「米磨掉後剩下多少」的意思。精米步合(Seimaibuai)指的是米粒磨去外層後所剩下的比例。例如,精米步合 60% 代表原本 100 公克的米,磨掉 40%,只剩下內部 60 公克。
精米步合 70%:米粒保留較多外層,口感較濃厚。
精米步合 60% 以下:進入吟釀等級,香氣清新。
精米步合 50% 以下:米磨掉一半以上,屬於大吟釀,風味最為細膩純淨。
「獺祭二割三分」是台灣許多剛接觸清酒的人常聽到的名字,被譽為大吟釀的代表之一,「二割三分」在日文中就是 23% 的意思,也就是精米步合 23%:代表米磨掉了 77%,只保留中間最精華的 23%。
為什麼磨得越細,酒體越精緻?
米的外層含有較多蛋白質與脂肪,會帶來雜味。而中心的澱粉質純淨,能釀出清爽乾淨的風味。因此,精米步和越低,清酒越清澈高雅。但是不是代表磨掉越多越好呢? 其實並不盡然。尤其每個酒米的形狀大小與特性不同,東北的酒米偏細長型就沒辦法磨到23%,這樣酒米會整個碎裂,無法進行後續釀造。